欧洲冠军联赛

图片  
 
->新版数字校园     
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    全国供销社系统示范性高职院校
 
当前位置:首页> 信息公开 > 基本信息 >

山东经贸职业欧洲冠军联赛“十四五”事业发展规划
作者:   来源:   发稿时间:2021-12-31 11:04:00


鲁经院发【2021】87号

    依据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《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等文件,编制欧洲冠军联赛“十四五”规划。

一、“十三五”发展情况回顾

    “十三五”期间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、十九大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专业(群)建设为中心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稳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,各项事业全面发展,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效增强,为欧洲冠军联赛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(一)“十三五”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

    1.坚持党建统领全局,思想政治工作成绩显著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,持续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认真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。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,圆满完成党委换届,系领导班子成员实现交叉任职,“双带头人”基本实现全覆盖,在建国家级、省级样板支部2个,省级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。发展党员417人。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,深入实施《欧洲冠军联赛进一步推进“三全”育人工作的意见》,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,入选潍坊市思政课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1个、潍坊市“课程思政”精品课2门、潍坊市“四个十”思政铸魂育人成果10个,院团委获评“潍坊市五四红旗团委”。党建统领疫情防控工作,教育教学稳定有序。
   
    2.专业布局更加合理,专业建设稳步推进。突出专业群建设,打造骨干专业和品牌专业群,带动专业结构优化和全面发展。新增互联网金融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等专业12个,招生专业由29个增加为32个,专业大类精简为9个,财经商贸大类专业增加至19个。建成资产评估与管理、金融管理等国家骨干专业4个。立项建设现代金融、会计等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,潍坊市高水平专业群1个。
   
    3.教学改革持续深化,教学质量稳中有升。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,深化教学改革,提升服务能力。承担省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8个,实施“1+X”证书18个,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、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,出版“十三五”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部。获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。获首届全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特等奖1项,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5项、三等奖4项,其他省级以上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9项、优秀奖2项。学生获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6项、三等奖20项,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国赛铜奖1项,省赛金奖14项、银奖16项、铜奖18项、优秀组织奖4项。

    4.师资结构日趋合理,教师素质明显提升。组织开展了第二轮岗位聘用。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比23.88%,“双师型”教师占比74.2%。现有博士2人,硕士125人。现有省教学团队3个、省教学名师2人、省青年技能名师1人、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、潍坊市社会科学研究拔尖人才5人。建设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2个。

    5.科研能力不断提高,社会服务稳步开展。立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20项,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42项。获市厅级以上成果奖40项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,其中核心论文10篇。获各类专利授权5项。立项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2个。3项成果获市厅级以上领导批示。签订横向技术服务合同128项,总金额188万元。开展社会培训39192人次,收入157万元。开展大学生SYB创业培训10984人次。

    6.交流合作不断深化,国际化办学日益拓展。与潍坊欧洲冠军联赛开展“3+2”专本对口贯通分段培养,与潍坊商业学校、青岛财经学校、高密中等专业学校、青岛市黄岛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。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日趋完善,成立运行山东省农村现代经营服务职业教育集团、山东省资产评估联盟和潍坊市会计职教集团。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88家、校企共建专业6个。与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、新加坡东亚管理欧洲冠军联赛等4所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;与韩国加图立关东大学、韩国湖南大学、爱尔兰莱特肯尼理工欧洲冠军联赛等开展合作培养。引进外籍教师9人。教师获批省政府公派出国留学7人。

    7.文化建设成效明显,精神文明向善向上。以校风、教风、学风建设为核心,以优化育人环境为重点,弘扬“自强守正笃实日新”的欧洲冠军联赛精神,培育“诚·正”欧洲冠军联赛文化,文化建设成效明显。获评全国“国防教育特色学校”“潍坊市文明校园”,形象宣传片获评山东高校校园文化宣传奖。志愿服务组织、项目3次入选省“四个100”志愿服务先进典型。爱老公益食堂志愿服务项目受到社会广泛赞誉。4名教师入选潍坊好人,1名教师入选山东好人。

    8.办学条件逐步改善,办学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。办学条件逐步改善。固定资产总额增加3926.54万元,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增加2671元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22个、实训室110个。建设数字校园、网上办事大厅等管理服务平台,建成智慧教室125间,网络出口总带宽达2.7G。新增纸质图书10.78万册,馆藏图书达到59.05万册。建成监控报警服务中心。完成青年教师公寓提升改造。招生数量大幅增加,在校生突破10000人。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。

(二)存在的问题与不足

    十三五期间,欧洲冠军联赛发展虽取得一定成绩,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。办学条件仍较为薄弱,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,专业质量需进一步优化,人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,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需进一步深化。

    1.办学条件仍较为薄弱。校园基础设施陈旧,餐厅、宿舍、教学楼、实训室、体育场(馆)等学生基本学习生活资源仍较为紧张,多项办学指标不理想,办学条件严重制约欧洲冠军联赛发展。

    2.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。省级以上学生技能大赛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、在线开放课程、教学资源库、现代学徒制、教学团队等高水平质量提升项目严重缺乏,国家级项目亟需重点突破。

    3.专业质量需进一步优化。专业建设理念落后,对接、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战略的专业建设思路不够清晰。“独苗专业”的存在不利于专业资源共建共享,“高风险专业”占比较高,专业布局需进一步调整,面向现代服务业的专业体系需进一步完善。专业建设质量较低,专业特色不明显,国家高水平专业群仍未突破。各专业与本科专业设置条件与要求存在较大差距。

    4.人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。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滞后,能力和水平不足。兼职教师数量偏少,实际作用发挥不够。省级以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、青创人才团队、技能大师工作室仍为空白。省级以上教学名师、青年技能名师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主持人数量明显不足,带动作用不明显。首席技师、省技术能手等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缺乏。学历、职称等师资队伍结构仍不合理。博士严重缺乏。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存在明显短板。管理人员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。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亟待完善。

    5.产教融合和交流合作需进一步深化。产教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尚不成熟,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不够,混合所有制办学未取得实质性突破,生产性实习实训严重缺乏,学生技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不高,技能供给质量和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亟需进一步提高。国际交流合作范围不广,合作层次不深,服务“走出去”企业能力不足,海外办学、接受留学生等仍属空白,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不高。

二、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指导思想

   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,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,坚持党建统领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优化类型定位,适应新发展阶段,树立新发展理念,融入新发展格局,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,秉承“一切为了学生成才”的办学宗旨,坚持“内涵发展、特色发展、赶超发展”的思路,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以专业建设为基础,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,以评价改革为抓手,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提升治理效能,补齐发展短板,彰显办学特色,增强教育适应性,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。

三、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总体目标

     优化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,立足行业,融入地方,开放办学,着力深化“三教”改革,实施“岗课赛证”综合育人,坚持育训并举,完善人才培养体系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努力建成“省内一流、国内知名”的财经商贸类高等职业院校。
到2025年,建成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示范校。在校生10000人左右,办学条件完善,办学规模适度,产教深度融合,校企紧密合作,混合所有制办学稳步发展,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,职业教育适应性进一步增强;中高职衔接培养规模逐步扩大,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取得突破,专业布局持续优化,人才队伍素质全面提升,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,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拓展,评价和激励机制日趋完善,治理效能明显提高,办学特色更加彰显,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。

四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

(一)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目标

   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,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,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。强化理论武装,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,推进思政铸魂育人工程。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,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,过硬党支部达50%以上,建设省级以上样板支部3个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构建“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”三位一体德育体系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(二)主要举措

    1.加强党的政治建设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,把政治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始终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。坚持问题导向,注重“靶向治疗”,提高政治能力,净化政治生态。提高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党组织生活质量。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将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监督检查工作重点,树立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

    2.加强党的思想建设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。持续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加强理想信念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。提升思政铸魂育人质量,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,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。

    3.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。实施规范—过硬—先锋梯队党支部建设,培育特色党支部。统筹推进“双报到”工作。持续加强党的建阵地建设。严格党员发展,完善党员积分制管理。坚持党组织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制度。强化基层党组织考核结果运用。

    4.加强党的作风建设。持续整治“四风”,完善和落实党员、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,坚持重大决策调研先行。

    5.加强党的纪律建设。强化警示教育和预防教育,加强党员干部家教家风建设,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长效机制,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。

    6.加强党的制度建设。完善欧洲冠军联赛党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,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,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、党政分工合作、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。严格执行党委会议事规则、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,落实重大问题请示报告、“三重一大”决策等制度。

    7.加强统战和群团工作。加强统战队伍建设,健全统战工作机制。加强宗教工作,确保党团员无信教现象。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,发挥好双代会、团代会、学代会作用。完善帮扶生活困难干部职工机制,关心干部职工身心健康。

五、专业建设

(一)专业建设目标

    突破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,打造若干省域高水平专业群,以“智能+”财经类专业群为引领的专业群体系更加完善,专业结构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更加成熟,专业布局与结构体系更加完善,专业特色更加鲜明,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进一步提高。中高职衔接培养规模逐步扩大,专本对接培养质量稳步提高,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取得突破。
到2025年,招生专业保持35个左右,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的专业群。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、省域高水平专业群2个、潍坊市高水平专业群4个,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2个。

(二)主要举措

    1.以“智能+”财经类专业群为引领,构建专业群发展体系。以智能财务与金融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,以现代商务管理、现代商贸流通等骨干专业群为支撑,以信息技术、旅游管理、艺术设计等特色专业群为基础,构建完善的专业群发展体系。

    2.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,打造专业特色。以“职教20条”为改革路径,以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和专业(群)发展水平考核为主要抓手,更新专业建设理念,全面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,牢牢把握乡村振兴重要战略机遇期,打造服务“三农”专业特色,彰显供销社行业办学优势,培育“为农服务”专业品牌。增设部分涉农专业。

    3.合理确定专业规模,科学优化专业布局。保持专业数量35个左右。高度前瞻、适度超前,结构优化专业布局,调整专业结构,持续打造优势专业,凝练专业特色,提升专业质量,改造提升传统专业,撤销部分落后专业,培育壮大新兴专业,超前谋划未来专业,新上部分新工科专业,实现专业多元化发展,提高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。

    4.深化专业改革,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。适应技能操作高端化、生产方式研究化、服务与生产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新趋势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新要求,进行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,深化专业群改革,提升专业群治理能力,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    5.构建纵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。确保生源稳定、来源多样,扩大中高职衔接专业规模。提高专本对接培养质量。适应产业高端、高端产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,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新需要,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。

    6.完善专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。明确专业建设目标与标准,科学合理开展专业规划。完善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办法,改进专业设置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。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标准、专业质量年报等专业质量标准建设。建立常态化的专业评估与专业诊改机制,积极参加外部专业诊断(评估、认证)。优化专业竞争和预警机制,倒逼专业改革,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。

六、人才培养

(一)人才培养目标

   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深化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,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,健全德技并修、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,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,优化学生评价机制,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。深化“三教”改革,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。完善理事会,推进集团化办学和混合所有制办学,深化产教融合,进一步实化学生实习实训环节,加强校企合作、校校合作。
到2025年,牵头、参与制定省级专业教学标准10个,建设省级以上在线开放课程10门、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,开发省级以上优秀教材10部,立项省级以上教研项目10项,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项。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。教师教学能力比赛、学生技能大赛获省赛一等奖6项,参加国赛2项。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、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及其省赛、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获奖20项。毕业生获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比例达到95%,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%,创业率达到3%,专本对接转段录取率达到96%。网络教学覆盖率达到60%。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。新增校企合作办学项目10个,建设混合所有制二级欧洲冠军联赛5个、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,建成省级骨干职教集团1个,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总数达到300家,新增联合办学中职学校3所。

(二)主要举措

    1.深化产教融合。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推进校企“双主体”协同育人。发挥好山东省农村现代经营服务职业教育集团、山东省资产评估联盟和潍坊市会计职教集团等职教集团(联盟)作用,建设省级骨干职业教育集团。完善“欧洲冠军联赛校企合作委员会—专业群产学研合作委员会—专业校企合作发展委员会”三级校企合作体制机制。与头部企业共建专业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、混合所有制二级欧洲冠军联赛、产业欧洲冠军联赛,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培养。

    2.优化人才培养模式。将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,优化“内引外联,虚实结合”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。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、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,扩大学生技能大赛参赛覆盖面,提升获奖等次与层次。实现信息化资源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,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。全面推行学分制。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。

    3.完善教学标准与评价。依据行业、企业技术标准及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标准,健全教学标准体系。以能力增进为主线,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,开发课程标准、技能标准和评价标准,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。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。完善评价机制,构建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。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,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

    4.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。持续深化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,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。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引领,利用重大活动开学典礼、毕业典礼、重大纪念日、主题党团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,厚植爱国情怀。举办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、评选十佳大学生、大学生年度人物等,强化价值引导。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,开设学工讲坛,开展优秀辅导员、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,不断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和水平。

七、队伍建设

(一)队伍建设目标

    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数量质量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。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,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、先进的教育理念、扎实的专业知识、较强的教学和管理能力。年龄、学历、职称及学缘结构日趋合理。

    到2025年,专任教师不少于450人,兼职教师不少于110人,生师比小于18:1。专任教师中,高级职称占比超过30%,专业课双师素质占比达到80%以上,按照1:350和1:200的比例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。组建高水平、结构化省级以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5个,创建省级以上名师工作室、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。新增省级教学名师2名,引进、培养博士20人,聘用省级首席技师、技术能手5人,聘用产业教授10人。每年实现选派2%的教师出国(境)研修访学,20%的教师参加国内培训;国(境)外研修访学三个月以上的专任教师达到10人。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、社会服务等实践锻炼累计不少于6个月。兼职教师资源库达到500人。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不少于专业课总课时的20%。

(二)主要举措

    1.完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。实施双导师制培养、青年教师成长、骨干教师提升等工程,建立分层培育机制,面向不同层级教师开展能力提升项目。进一步提高国培、省培等高质量培训在教师培训中的比例,提高校内培训质量,落实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。

    2.引进、培育高层次人才。拓宽人才引进渠道,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。通过学历学位进修、国内外研修访学、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,不断提升教师素质。培养一批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。发挥名师工作室、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,促进专任教师业务素质和水平提高。

    3.完善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。依托职教集团(联盟),深化校企合作,校企人员互派互聘。聘请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担任产业教授、技能大师、兼职专业带头人和兼职教师。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,提升兼职教师教学水平。

    4.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。充分利用“校中企”,积极建设“企中校”,建设一批校内外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。加强企业实践锻炼,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。持续完善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,依据最新行业职业资格标准,设立初、中、高双师型教师三级标准,引导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。

    5.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。推进职称评聘改革,完善评聘条件,突出质量导向,重点评价学术贡献、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。根据岗位特点,坚持分类评价,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,探索长周期评价,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,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。高水平、高贡献人才收入显著增长。

    6.加强干部队伍建设。贯彻落实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》,按照“二十字”好干部标准,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。加强干部队伍梯队建设,培育年轻干部。探索干部竞争选拔机制,平衡使用综合竞争选拔与报名竞聘两种方式,努力提升人岗相适度。实施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提升工程,培育广大干部斗争精神,增强其斗争本领,加强专题培训,提升干部业务能力。

八、科研与社会服务

(一)科研与社会服务目标

    深化技术技能服务体制机制改革,加强科研社会服务平台与团队建设,实施科研项目层次提升计划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助推产业转型升级。坚持育训并举,开展培训服务,打造服务品牌,整体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。
到2025年,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项,立项市级科研项目200项,获市级以上成果奖20项。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级科研成果奖的突破。争创省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。建设省级科研平台(协同创新中心)4个。技术服务收入达到300万元。继续教育培训年均25000人日,培训规模与全日制在校生比例达到2:1,培训收入达到600万元。

(二)主要举措

    1.深化技术技能服务机制改革。健全技术技能服务管理、知识产权管理等制度,完善科研项目管理配套制度,加大项目培育力度,加大项目组人员绩效支出比例。完善科研和社会服务考核量化指标体系,与绩效工资、职称职务晋升、评优评奖挂钩。

    2.加强科研社会服务平台与团队建设。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工程,形成科研方向稳定、结构合理、基础条件雄厚的校企合作科研创新团队。建立产学研用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,每个专业群建设1个校企协同创新中心,以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,通过项目合作、任务合作等形式开展校企联合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。发挥供销社行业办学优势、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,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。

    3.实施科研项目层次提升计划。建立重点科研项目培育推荐机制,构建科研项目成长体系。注重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项目的前期培育并持续滚动支持。梳理现有院级科研创新团队,按照质量水平、特色创新及发展趋势等情况,纳入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进行管理和重点支持。

    4.加快科研成果转化。加大横向项目开发,提升科研集成服务能力,引导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。积极承担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制定,形成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,并向教学资源和产业资源有效转化。

    5.加强社会培训。按照育训结合、长短结合、内外结合要求开展职业培训,主动承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培训,积极开展社区教育,联合开发供销社培训标准,大力开展行业培训,打造供销合作社培训品牌。

九、国际交流与合作

(一)国际交流与合作目标

    持续拓展国际交流合作范围,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院校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,建设一批高质量国际合作项目。支持教师出国(境)研修、访学、参加国际会议,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。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,拓展学生出国实习、就业、学历提升等成才路径。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标准。

    到2025年,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,引进国外专业核心课程40门、国(境)外师资10人,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300人,建成海外分院1个,打造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基地。

(二)主要举措

    1.举办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。对标世界先进水平,对接职业教育国际标准,结合高水平专业群建设,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。

    2.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。组织骨干教师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(地区)开展研修。支持教师考取国际资格证书,鼓励教师在国(境)外学术委员会、行业协会、企业兼职。引进国际化师资,建立外籍教师引入和退出机制。

    3.培养国际化商贸技术技能人才。与发达国家院校开展联合培养,互派教师,共同制定课程标准,共享教学资源,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合作体系。与行业上市企业、海外就业服务企业合作,加快培养跨境电商、国际商务等技术技能人才,推动学生海外实习实训和就业。

    4.建设海外分院,提升教育输出能力。加强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职业院校及教育机构合作,承担援外培训及技术服务等工作,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制订,开发国际化、多语种的专业教学标准、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。

    5.打造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基地。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交流讲学,推动中外职教文化交流互鉴,构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基地,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影响力。

十、校园建设

(一)校园建设目标

    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,切实改善教学、实训、学生食宿等办学基础条件。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,着力打造数字校园,切实提高智慧职教水平。

    到2025年,规划新建总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的综合楼、标准化学生餐厅和学生公寓。做好西校区土地置换工作,推进第二校区建设。建成体系化智能化信息资源、数字化校园环境。建设超融合数据中心,加强站群建设和管理的集约化升级,优化APP和微信双移动服务门户,实现电子公文流转、时空会务、实时报销、日常工作填报、智能报修等业务流程一体化、信息化、规范化。智慧教室占比90%以上。

(二)主要举措

    1.改善教学实训条件。新建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的综合楼1栋,地上建筑9层,地下一层。1~7层为教学实训用房,8、9层为教师教研用房,地下为人防工程。

    2.完善学生生活设施。规划建设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学生餐厅。拆除7号公寓,在其原址及北侧建设学生餐厅一期工程。拆除2号餐厅和8号公寓,规划建设学生餐厅二期工程。拆除1号餐厅和大学生活动中心,规划建设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。

    3.推进第二校区建设。做好第二校区规划设计,首批规划建设2000人规模的教学、实训、生活等设施。

    4.升级网络基础设施。融合5G通信技术,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改造,建设可提供200台虚拟机的运算能力、存储不低于120TB、数据容灾备份不低于30TB的数据中心。

    5.完善校园数据治理。重构数据治理框架,做好数据统一采集、归集、共享、开放和使用。完善“办事大厅”功能,面向师生服务,实现“一网通办”;面向管理业务,实现40项业务流程大厅内高度集成。

    6.加强智慧教室建设。整合集成多媒体教室的网络排课系统、网络门禁系统、网络设备控制系统、网络监控系统,实现多媒体教室数字化、网络化、可视化管理。

十一、文化建设

(一)文化建设目标

    丰富“诚·正”校园特色文化内涵,做精做强“诚·正”文化品牌。以“五诚五正”为引领,建设“诚正”“供销”“企业”“校友”四维文化育人体系和校内校外双循环文化交流服务体系。建设校史馆、党建思政教育中心等文化设施。创建省级文明校园。强化宣传标识推广。增强新闻宣传的广度与深度,省教育厅新闻宣传年度考核录稿率力争达到20%,实现国家主流媒体宣传突破,赋能高质量发展。

(二)主要举措

    1.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品牌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;开设“诚·正”文化讲堂,讲校史、释校训、唱校歌;推进欧洲冠军联赛文化与地域文化、行业文化深度融合;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、共青团“四进四信”、学生公寓文化、校友特色文化等系列文化工程。
   
    2.创建省级文明校园。完善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,明确工作进度,压实工作责任,提升创建水平与实效。加强新时代志愿服务中心建设,建立院系两级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。以“汇爱”志愿服务总队为核心,打造关爱未成年人成长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。

    3.加强欧洲冠军联赛宣传推广。强化经费保障,按照省级新闻宣传考核和院校办学质量考核要求,聚焦主责主业,强化议题设置,加大国家主流媒体宣传比重。将新闻宣传纳入全院绩效考核,发布年度新闻宣传方案,参照省级考核报送要求,制定欧洲冠军联赛报送标准,提高稿件录用率。依托国际交流合作基地、海外分院、职教集团(联盟)等平台,扩大文化辐射影响力。

十二、保障措施

(一)组织保障

    成立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,全面负责规划的编制、实施和考核。加强统筹协调,细化任务分工、推动规划落实,将目标任务科学分解,制定细化落实的时间表、路线图、任务书、责任状,并根据需要编制配套分项规划;建立全员参与机制,通过会议动员、宣讲解读、组织研讨、专题研究等多种形式,统一思想,凝聚共识,加快行动,广泛发动全体教职员工积极贯彻落实发展规划。

(二)制度保障

    坚持依法治校,民主管理,围绕章程,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。认真贯彻执行“集体领导、民主集中、个别酝酿、会议决定”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,明确全体教职工和各部门的责任义务,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。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,大力推进校务公开,建立有效的权力运行和约束机制。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,充分发挥专家、教授、专业带头人、专业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。完善考核评价体系,继续推进干部人事、教师聘用、人才培养、教学管理、实习实训、后勤管理等制度改革,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
(三)经费保障

    开源节流,争取各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经费支持,积极申报重大项目,力争获得欧洲冠军联赛专项经费支持。坚持育训并举,争取政府项目培训,开展多种类型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短期技能培训。通过建设混合所有制二级欧洲冠军联赛、校企共建专业、生产性实训基地等途径,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投入。建立健全财务制度,加强经费管理、风险管控和绩效评估,努力降低办学成本,保证资金依法、高效、合理使用。

(四)监督保障

    建立规划执行的年度监测、中期检查和终期考核制度,形成规划编制、实施、考核的管理闭环。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过程性评估与跟踪监测,严格落实考核评价。主动接受学生、家长、社会等对规划实施的监督。

 

上一篇:山东经贸职业欧洲冠军联赛2022年工作要点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下一篇:山东经贸职业欧洲冠军联赛章程      【关闭窗口      打印本页     加入收藏    返回顶部